3月20日,我们熊巨洋副教授带队前往宜都市陆城街道名都社区召开“慢性病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群组化干预项目”现场交流会。此次会议旨在对宜都市开展的慢性病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群组化干预进行第一个干预周期的总结。我们熊巨洋副教授、雷火电竞官网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杜玉开教授、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郭燕、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柯思思、武汉市黄陂区疾控中心主任魏沨、武汉市黄陂区疾控中心所长顾文勇、宜都市疾控中心书记郑方金、宜都市疾控中心主任徐向超、宜都市疾控中心健康管理科科长郑小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乡镇卫生院院长、家庭医生代表等参会。
会上,参会人员现场观摩宜都市陆城街道名都社区慢性病患者主动健康群组化干预线下群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丽鹏医生为居民们详细介绍体重管理与饮食搭配知识,讲授用BMI和腰围来判断自身的体重状况、居民饮食搭配口诀。健康宣教结束后,社区家庭医生带领大家一起做手指操,居民们纷纷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线下群组活动现场
观摩学习环节结束后,项目实施地区的三位院长从实施状况、现存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各自辖区内开展的慢性病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群组化干预状况进行汇报。汇报会由宜都市疾控中心书记郑方金主持。
宜都市疾控中心书记郑方金主持会议
宜都市疾控中心健康管理科科长郑小红梳理了项目总体进程和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具体工作职责,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包括一把手亲自抓、强有力的资源保障、项目内容融入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等,多举措提升干预质量和专业技能。
宜都市疾控中心健康管理科科长郑小红作汇报
我们熊巨洋副教授进行项目阶段性总结。他从基本情况、干预成效、现存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项目第一阶段干预圆满结束,总体进展较为顺畅、各主体间能够协同合作,但仍存在群组活动参与率下降,目标打卡合格率、持续率较低,各主体职责及激励机制不明确,医患互动与健康反馈较少等问题。并提出后续应灵活调整群组活动时间、加强患者群组管理与健康反馈、推动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等建议,力求更为顺畅推进健康干预。
我们熊巨洋副教授作汇报
参会专家针对项目现状、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讨论。指出项目的开展为相关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未来应更加注重数据分析的应用来指导工作的推进,持续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居民获得感。并强调作为健康服务的供方,需要“弄懂、吃透、消化”项目内容,主动向居民传授适宜技术,教会居民如何落实主动健康行为,帮助居民认识到健康干预起效的时间规律,切实做好健康咨询与反馈工作。同时需要将群组活动和个人面对面咨询相结合,提升健康收益的可持续性。
至此,宜都市慢性病患者主动健康行为群组化干预项目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项目后续工作推进做好铺垫,也进一步增强各方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全力以赴,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为宜都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慢性病患者带来福祉。